中國共產黨人從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的事實中看到,這時的革命力量遠不如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強大。黨認識到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重要性,決定采取積極步驟,聯合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
1923年1月,共產國際執委會作出《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對國共合作起了推動作用。
圖為中共三大會址廣州東山恤孤院路后街31號(今恤孤院路3號) 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圖片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國420名黨員。這次會議正確評估了孫中山的革命立場和國民黨進行改組的可能性,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以實現國共合作。明確規定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黨的三大后,國共合作步伐大大加快。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動員黨員和革命青年加入國民黨,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進國民革命運動。
圖為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時,李大釗同志和孫中山先生步出會場 新華社圖片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出席開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產黨員20多人。李大釗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國民黨一大確認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大會選舉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共產黨員李大釗、譚平山、毛澤東等10人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或候補執行委員,約占委員總數的1/4。
圖為孫中山(前排中)、瞿秋白(后排左三)等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合影 新華社圖片
國民黨一大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國共合作實現后,以廣州為中心,匯集全國革命力量,很快開創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