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現交通開投人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精神力量,激勵全體干部職工繼續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優化打造“公交上的生活圈”,在提升城市交通一體化發展中貢獻更大力量,“開投曉微”聯合上游新聞推出“我們這五年”系列人物專題報道,用文字帶著大家去了解20位耕耘在重慶城市交通規劃設計、融資投資、建設施工、運營生產、經營開發、人才培養、產業拓展等戰線的默默奉獻、堅守付出的開投人,記錄他們的真實、書寫他們的不凡之處。
在重慶,只要你用心去體會,溫暖你內心的細節就會很多。
你會發現,軌道換乘公交時,步行到公交站的距離,很多都不超過50米;你也會發現,城市軌道逐漸外延,以市域鐵路的形式呈現,有效地拉近了周邊區縣與中心城區的距離,為自身發展帶來便捷;你還會發現,過去的軌道資源稀缺,而如今,軌道的運營里程突破500公里,地面常規公交車輛已經達到約10000輛。而這些暖心的規劃和建設,都和重慶市高瞻遠矚的規劃息息相關。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總工辦(前期工作部)的工作職責,就是負責推動重大基礎設施的前期工作。五年來,總工辦的全體工作人員通過編制城市交通規劃藍圖,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推動軌道交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片區土地整治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同時,主導推動軌道公交換乘一體化項目,在市級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先后建成了130余個換乘港灣項目,基本實現了我市現狀軌道站點常規公交無縫換乘全覆蓋,還成功推動了我市的TOD工作,編制完成TOD專項規劃,成功打造了沙坪壩高鐵樞紐(金沙天街)、紅旗河溝、南坪龍湖天街等標志性TOD項目,積極推動四公里TOD、微電園TOD項目開工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城市交通如何真正地服務于民?賈連勝說,一定要用前瞻的眼光去為市民出行作考量。
“走”出來的變化
軌道公交換乘一體化是這樣由來的
常年乘坐軌道交通出行的市民都會發現,過去,換乘公交,要走很遠的路,而如今,一體化換乘的到來,讓公交和軌道幾乎實現了無縫銜接。作為推動這一項目的負責人,賈連勝說,實際上,這一結果也是靠“走”和“問”出來的。
▲海棠溪一體化換乘
賈連勝說,他和同事在調研時,來到了海棠溪軌道站,發現所有的公交車要么在海棠溪站前500米停,要么在后500米,停車后,摩肩接踵的乘客陸續下車,還要匆匆忙忙地步行很遠的距離才能到軌道站換乘。
“如果公交站就修在軌道站附近,乘客就要方便很多。”有乘客這樣提議。為此,他特意前往公交站調研,在得知軌道站附近沒有修建相應的港灣式公交車站,公交無法就近停車這一現狀時,他和同事們開始對全市的軌道換乘站進行摸排。
首批130余個公交換乘站被梳理出來,通過后期改造補功課的方式,很快,這130余個公交換乘站的位置實現了“大挪移”,移到了軌道站附近最近的地方,有效地解決了乘客換乘不便的難題。
“這是補短板,通過改造港灣式公交車站,方便乘客上下車!辟Z連勝說,又將軌道站建設要結合公交港灣的建設作為硬性規定執行,把一體化建設真正落實到實處。
“破”發展的難題
TOD將為城市發展釋放持續活力
軌道交通是服務于民生的城市基礎設施,但同時投資大,運營成本高,需要找到一條軌道交通建設運營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互正反饋的路子。
以重慶為例,軌道交通的建設成本很高,目前地鐵每公里建設成本為8億-10億元,單軌每公里建設成本為6億-7億元,市域鐵路建設成本為每公里3億元。高額的投資在服務于民生的同時,如何實現有效地、可持續性地發展?TOD給出了答案。
2019年底,交通開投集團開始轉型發展,成立TOD項目領導小組,負責整個集團層面的TOD項目統籌協調等工作。
▲王家莊TOD項目效果圖
關于TOD他的解釋是:以“空間策劃塑造城市形態、業態策劃確定開發定位、財務策劃促進收支平衡”的三個策劃為核心,構建“城市級、片區級、組團級、社區級”的多層次、多主體開發模式,以經營城市為理念統籌推進站城一體化發展。換句話說,就是構建商圈核心型、交通樞紐型、綜合中心型、產業社區型、生活服務型5類分類體系,打造消費、游憩、文創、生活、步行街等多元化的場景。
“比如我們現在做得比較成功的沙坪壩區金沙天街,就是依托于軌道而建的TOD項目,市民在這里就可以實現所有的生活構想,非常方便!倍忝竦谋澈,是為軌道的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
▲四公里TOD效果圖
自“單軌穿樓”李子壩項目以來,交通開投集團經歷了以個案推動的軌道上蓋開發探索階段到TOD賦能的綜合開發加速階段,5年來,在項目建設及推進方面,以沙坪壩三峽廣場高鐵站為試點,打造國內首個高軌融合的TOD上蓋商業項目,先后完成了紅旗河溝、南坪、四公里、海峽路等多個項目的出讓,出讓總價約51.6億元!笆奈濉逼陂g,還將出讓大學城、王家莊等20余個項目。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四公里、海峽路、微電園等已出讓項目的開工建設。
“伸”出去的軌道線
要帶動周邊城市實現組團化發展
站在2004年,可能你很難想象,某一天,我們的軌道交通不但會覆蓋主城,還會朝著周邊區縣發展,甚至將來與四川的部分省市相連,在成渝雙城經濟圈這個重大的利好背景政策下,用交通帶動經濟的互聯互通和高速發展。
賈連勝告訴記者,根據重慶市的市域鐵路規劃網來看,我市規劃的市域鐵路里程為1000公里,目前已通過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建設的里程長度為278公里,總投資達1000億元,具體為主城前往永川、主城前往南川,銅梁到大足、主城到綦江及綦江到萬盛段。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疑惑,部分區縣已經有了高鐵為何還要修市域鐵路的軌道線?
對此,答案有二。賈連勝表示,一方面,可以讓軌道覆蓋區域的城鎮充分地融入到主城,另一方面,可實現中心城區與周邊區縣的協同化發展。
“高鐵的時速在250公里,兩個站之間的最短距離為一般為50公里,不能實現沿線所到區域的重要鄉鎮、產業園區、旅游景區設站,而修建了市域鐵路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這一點對于沿線的城鎮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利好!辟Z連勝說。
▲市域鐵路示意圖
據悉,“十四五”期間重慶將以投資建設為基礎,打造優質精品的民生工程。
通過加快構建區域交通一體化網絡,構建成渝兩地“1小時交通圈”。積極助推成渝地區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快軌、城市軌道協同規劃、建設、運營,預留市域快線延伸到四川瀘州、廣安、遂寧等周邊比鄰城市條件;構建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積極穩妥推進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優質服務向江津、璧山延伸覆蓋,打造江津、璧山同城化、均等化公交先行示范區,推動主城新區與中心城區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提高主城都市區內暢外聯水平;構建中心城區“1小時生活圈”,完善中心城區“快干支微”四層級公交線網布局,解決公交出行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優化門戶客運樞紐、區域客運樞紐,實現城市交通無縫銜接、高效換乘,優化公交線路,最大限度減少換乘次數、縮短步行距離和候車時間。
“行”出來的重慶交通特色
如今重慶的交通規劃令人矚目
賈連勝說,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交通行業頂層設計清晰、發展目標合理、重點任務明確,“交通強國”戰略得到鞏固延續和提質增速;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一系列交通規劃,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定位為全國交通的四極之一,明確重慶為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當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利好因素下,作為城市骨干交通出行方式的城市軌道交通,也將乘勢而上,尋求更大發展,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努力將城市軌道交通構建成為城市發展格局主骨架。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交通開投集團正大力推動軌道交通建設,至2025年,我市軌道交通“運營+在建”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將達到“1000+”,屆時,中心城區軌道出行占機動化出行60%以上,占公交出行80%以上,交通擁堵問題也將得到較大緩解。同時,我們正在大力發展智慧出行、推動交通運輸服務行業數字化應用,廣大市民將充分享受到更智能、高效、高品質、高顏值的城市軌道交通服務。